当中国的大爷大妈投身于广场舞的时候,日本的大爷大妈却竭力将自己投身于监狱......
大家都知道,日本已经老龄化很多年了,每4个人里就有1个65岁以上老人,
报纸上的墓地广告铺天盖地,货架上码放着各式成人纸尿裤,劳动力短缺、养老金不足、老年人收入低,
这就是日本社会的日常。
最近,日本政府甚至提出再次延长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到70岁......
一百多年前,在日本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因为粮食不足,
老人一过70岁,就要以“供奉山神”之名被子女背到楢山上等死
一个世纪过去了,养老问题严峻,日本爆发了老人犯罪潮。
老人们突然发现:“老残监狱真是个舒服的养老之地啊”,
所以主动跑去蹲号子,过上了“饿了有饭吃,病了有人治”的牢狱生活。
只需要从便利店顺走一个200日元(人民币11.5元)的三明治,就可以获得两年的监禁,比领养老金靠谱多了。
长崎佐世保监狱,三名犯人由两名狱警护送进入监狱
老龄化严重、养老金不断削减,依靠社会福利度日的贫困人口,日子很艰难,
很多老人只能把监狱当成了“他们在地球的最后一站”。
老龄化是个炸弹,隐患丛生。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2年后进入深度老龄化,2050年或接近日本。
我国或在2037年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到2050年或将与日本当时的老龄化水平相接近。
当我老了,如何养老?
财经郎眼节目最近做了一期《当我老了,如何养老?》的讨论,郎咸平说到: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
现在是2.66人养一个老人
到了2022年是2个人养一个老人
到了80后王牧笛需要养老的时候大概1.3个人养一个老人
养老到底需要多少钱?叶檀曾经做过一个测算:
李先生
今年40岁
月薪10000元
60岁退休,按照平均年龄77.62,按照每年6万元生活费:
1、不考虑通胀,需要112万来养老;
2、考虑通胀,每年生活成本上升5%,退休后需要447.86万来养老。
20年前认为10万就足够养老,10年前变成30万才足够养老,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过了百万,达到500万!
有太多30-40岁的青壮年人,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最赚得动的时段,
面对着就业难、高房价、高物价、上有老下有小,拿着枸杞保温杯,为扛起家庭责任而整天加班工作。
但养老,如今的年轻人在未来不得不面对,
不能将养老寄托在子女身上,也不能指望社保来养老,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
目光深邃,远望千里。
通胀每一秒都在吞噬你的财富,从现在开始就要制定完善的养老规划,通过存款、社保、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渠道进行养老。
3. 香港保险来养老
打仗要排兵布阵,步兵、中型骑兵、重骑兵,冲锋枪、机枪、长程火炮,前阵、中阵、防御。
资产配置也是,短线和中长线搭配,进可攻,退可守。
对于中长线养老规划而言,追求以“安全、保值”为主要目标的稳妥资产。
高净值人群的长期年化收益5-6%稳健理财,首选香港储蓄分红险,比内地保险3-4%高出很多:
1、美元保单,对冲宏观经济和汇率风险
香港保单以港币或美元计价,购买香港保单,能够满足部分高净值人群对冲宏观风险,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
相对于海外置业,具有投资属性的保单在资金灵活运用方面有一定优势。
比如保障成分较少的储蓄分红产品,可以随时取现,保单可以随时抵押贷款。
2、预期回报高(5-6.8%稳健理财)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
自由开放的金融环境和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得香港保单的费率相对较低、
同时可采用全球化的投资方式。
绝大多数储蓄险在股票、房地产、衍生品等配比较高,通常超过50%,
而内地的年金险因为监管的投资限制,
投资债权类的固定收益资产较多(权益类配置大都不超过30%),香港保险能获得更高的预期回报。
3、转换被保人,更方便传承
保单生效一年后,保单的原持有人可以将保单直接赠予自己的亲人(比如爷爷赠予孙子),保单的被保险人也因此转换。
一代用香港储蓄分红险做了养老规划,
可以在保证储蓄功能的情况下传承给二代三代,收益继续滚存,实现财富传承。
4. 信托功能
目前很多香港保险公司都都加入了「简易信托」功能,如果被保险人不幸身故,通常可以为后代留下一大笔财富,
可以不一次性向受益人发放,而是根据保单持有人生前的意愿进行分期发放,避免受益人挥霍。